大三甲醫院舉辦的高端月子中心惹風波
月子中心一直以來都是社會辦醫及第三方月子中心的強項,最近,一家公立大三家醫院舉辦的高端月子中心惹出事了。
不久前,湖北十堰市太和醫院月子中心太和母嬰照護會所“育嬰師暴力喂奶致28天嬰兒骨折”的消息刷爆網絡,流傳的視頻顯示,該育嬰師在給嬰兒喂奶的過程中,無視嬰兒的不適強行喂奶,在寶寶吐奶后,仍強行捏鼻灌入。事情一經發酵,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。
事發后,除了孩子被送進重癥監護室接收治療外,相應的育嬰師也很快被公安機關傳喚并取保候審。與此同時,涉事月子會所瞬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,而負責運營管理的十堰市太和醫院(以下稱太和醫院)也隨之卷入輿論的風暴眼。
據了解,太和醫院是一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,總編制床位數達4854張,而月子會所則是太和醫院旗下的下屬機構。通過查詢該院官網發現,早在2014年1月,太和醫院就與臺灣月子中心簽約,欲打造十堰首家“太和醫院月子會所”,其定位為高端、五星級月子會所,建筑面積約0.3萬平方米,項目引入臺灣月子會所的管理、技術、流程和人員培訓等。
目前,該月子中心已停業整頓。據大眾網報道,截止3月20日,孩子左腿骨折,仍在重癥監護室治療。
對此,光明網評論認為,真正讓母嬰照料成為朝陽產業的,不是百億規模、千家企業,更不是名不副實的忽悠,而是用心用情服務、真心實意的照料。
多家三甲醫院進軍“月子”市場
在布局月子中心的陣營里,一些婦產類社會辦醫及社會辦月子中心一直是主力軍,但近年來,公立醫院也在加速布局月子中心。
就在3月11日,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青山湖院區的康成月子中心迎來了首位寶媽入住。而對于月子中心的開設,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李增明還表示,將把醫院的月子中心打造成行業標桿。
2021年11月,經過一年的籌備,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(四川省中醫醫院)的母嬰護理中心(月子中心)也迎來開業。
而在2020年上半年,綿陽婦幼保健院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城醫院打造的月子中心相繼投入使用;同年12月,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開設母嬰康復中心,填補了安徽省三甲公立醫院產后母嬰康復月子中心的空白。
2018年,海南省婦幼保健院月子中心開業;2017年,昆明市婦幼保健院月子中心運營,填補了云南省公立醫院無月子服務中心的空白。
回顧公立醫院開設月子中心的報道,更早還可以追溯到2012年3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院區母嬰養育中心的開張,該中心為廣州地區第一家由公立三甲醫院在院內開辦的“月子中心”,一度受到不少關注。
市場空間大,仍具挑戰
近年來,隨著二胎、三胎政策的開放,母嬰行業正逐步成為一個熱門賽道,作為其中一個細分領域的月子中心也在悄然崛起。
有數據顯示,2013年中國以月子中心為代表的產后康復市場只有17.8億元,數年下來,截止2021年,市場規模已近300億元,相關企業數量也超過9000家。而即便是在受疫情侵擾的2020年,據產業信息網報告顯示,僅中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就約為150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42.45%。
不止如此,我國月子中心企業增速也不容忽視。據天眼查數據顯示,自2017年至2021年,5年間,新增注冊企業平均增速達到57.7%,僅2021年就新增229家,目前相關企業已超5700家。截止2019年,消費人群更是突破35萬人,而在2011年還不足4萬人。
而從機構數量來看,據艾媒咨詢分析,月子中心目前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,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仍保持增長趨勢,預計到2023年,中國月子中心數量將達到5454家。另有數據顯示,預計到2025年,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有望接近300億元。
在一位公立三甲醫院婦產科醫生看來,正規的月子中心的確值得產婦選擇,不論是對產婦還是對寶寶,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國內月子中心市場,中高端月子中心似乎更易獲得消費者青睞,同時,有業內人士分析,未來10年內,中國一線城市月子中心的滲透率預期能達到30%以上。甚至有券商分析,預計到2025年,高端月子中心占比將升至60%以上。
同時,這也不意味著并非所有月子中心都能分得一杯羹。相較于其它行業,月子中心的準入門檻較低、運營模式多單一、行業監管較弱、專業服務要求高、散亂現象……這些不僅容易導致貿然投身這一領域的“探水者”失敗,而且可能使從業者面臨虧損。
而自疫情爆發以來,不論是公立還是民營,其業務量和營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,據八點健聞報道,此前南京就有一家大型三甲公立醫院管理層訴苦,2020年醫院一度出現有接近3個億的負數。而這對民營月子中心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。
即便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,不少醫院逐步進入恢復期,甚至有的已經回血,但面對龐大的市場規模,仍有不少三甲級別的醫院盯上這塊“蛋糕”,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公立醫院,
而這些醫院不僅能提供民營醫院為依托的“專業”月子服務,而且還手握包括專家資源在內的“殺手锏”,與之相比,民營,尤其是一般民營月子中心的發展可謂道阻且長。
隨著越來越多的三甲醫院,尤其是公立三甲醫院逐漸殺入這一市場,有言論指出,民營醫院這一領域的“飯碗”端得或許不會那么輕松,有的甚至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慘遭淘汰,而即便是走中高端路線的月子中心,市場空間也會被大大擠占,普通月子中心的好日子或將一去不復返。
有業內人士表示,月子中心作為服務行業,民營機構要緊隨環境變化,及時做出調整,樹立品牌,提供品質保障,從而贏得消費者信賴。而與偏向消費的月子中心不同,大型三甲醫院,尤其是公立三甲醫院更多是側重醫療、科研方面,其在謀發展的同時,也要給社會辦醫留有空間。
來源:看醫界